生物技术是股票市场中最奇特、最可怕、最性感、最有趣的领域之一。还有多少其他行业的公司在努力拯救生命?任何行业都可能出现股价翻倍的潜力,但就公司计划一旦实现,可能翻倍的股票数量而言,还有哪个行业能与生物技术行业相提并论呢?
另一方面,有多少其他行业的公司耗费数亿美元,却往往毫无成果?有多少其他行业依赖于即使是高素质博士也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又有多少其他行业贴着这样的警示标签:“注意:选股不当可能损失90%的初始投资?”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以及其他原因,生物技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迷人行业。
什么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治疗疾病和病症的新型药物开发和临床研究。它们几乎总是无利可图,许多公司甚至根本没有收入。事实上,一些股票分析师认为,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盈利能力。
生物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开发周期长。一种新药从试管到药店上架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更重要的是,失败的可能性极高,因为90%的潜在新药都无法获得批准。然而,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回报可能是巨大的,“每日双倍”的情况也并非闻所未闻。
生物技术与制药之间的差异
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少灰色地带。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应牢记一些基本要点。
严格来说,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生物技术是一个承担风险的行业,而制药行业则注重管理和分散风险。制药公司拥有市场上成功的药物、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新药,以及一个致力于长期项目的研究部门。
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主导的企业,旨在基于突破性发现开发实用的应用。生物制药,即开发利用生物体生产的药物,只是生物技术产业的一个方面。
由于大多数生物科技公司的收入或收益微不足道,股息在生物科技公司中极其罕见。相比之下,股息在制药股的预期回报中却占了很大一部分。
许多生物科技公司并不刻意推销自己的药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专长在于研发。相比之下,市场营销和销售才是许多大型制药公司的主要优势。
生物技术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日益占据领先地位。制药公司正在从昂贵的基础研究中抽身,并日益成为庞大的营销机器,向生物技术领域寻求创新。
在估值和业务评估方面,这两个行业也截然不同。基于现金流的模型和估值在评估医药股时至关重要。尽管许多分析师大胆尝试为早期生物技术公司构建折现现金流模型,但现实情况是,成功往往是非此即彼的(“药物有效”或“药物无效”)。
FDA 是最终的守门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是批准新药进入美国市场并允许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监管机构,也是每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最终守门人。FDA 要求所有公司必须证明其潜在的新药在其既定用途上是安全有效的。
投资者需要了解FDA的流程和要求。为了获得FDA的批准,生物技术公司必须建立足够的信息体系,证明其药物安全有效。这通常需要通过至少三次临床试验来实现。
如果这些试验达到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目标(这些目标通常是与FDA协商后制定的),公司将提交正式的审批请求,即新药申请(NDA) 。在收到完整的申请和高额的申请费后,FDA会指定一个所谓的PDUFA日期。该日期是FDA就申请做出决定的日期。
FDA 随后会审查该申请,并可能召集一个由专家组成的特别小组,称为咨询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将审查申请,并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就 FDA 是否应批准该药物发表意见。
FDA 随后会评估专家组的回复并做出决定。FDA 要么批准并允许该公司上市销售该药物,要么发出完整回复函 (CRL)。CRL 相当于拒绝,但它确实突显了 FDA 的担忧,并允许该公司收集更多数据,并可选择稍后重新申请。
生物技术投资者绝不能忽视了解FDA在任何特定时间点的“情绪”的重要性。当FDA采取保守立场时,安全性和清晰的数据至关重要,结果模棱两可的药物往往会被拒绝。当FDA采取更为宽松的立场时,其中一些规则的执行就不会那么严格,风险收益状况略有风险的药物通常会成功上市,尤其是那些用于治疗其他治疗方案较少的疾病的药物。
生物技术投资者需要了解什么
在考虑潜在的生物技术投资时,还有几个其他因素需要牢记:
管道
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管线至关重要,它是公司估值和预计价值的来源。一般来说,投资者应该尽量关注拥有多个2期临床试验项目的公司(即有多个药物处于2期试验阶段,而不是单一药物处于多个2期临床试验阶段)。
单一产品生物技术公司成功时确实可以成为大赢家,但反之亦然。如果这唯一的候选产品失败,他们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损失。
并非所有疾病都具有同等价值
有些疾病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竞争也异常激烈,且对安全性或疗效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例如,虽然癌症和关节炎是拥有数十亿美元市场潜力的主要疾病,但目前已有许多药物获批上市。如果新药缺乏创新性,例如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它们甚至可能无法获得批准,更不用说找到巨大的市场了。
另一方面,罕见疾病可能蕴含着比人们意识到的更大的机遇。所谓的“孤儿药”针对的是受影响人数不足20万人的疾病,但想想看,仅仅让2万人使用一种每年售价5万美元的药物,就已经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创收机会。此外,开发孤儿药的公司还会获得一些额外的支持,例如市场独占权和宽松的试验入组标准。
因此,几乎任何疾病目标都能通过合适的药物获得成功。很少有人认为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疾病,但针对这种综合征的药物却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同样,市面上有一种药物,其唯一宣称的用途是让睫毛长得更长,这表明人们永远不能完全否定一个想法。
话虽如此,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那些试图攻克某些疾病的公司。无数公司曾尝试开发治疗败血症、阿尔茨海默病和肥胖症的有效药物,但都以失败告终。虽然最终会取得成功,回报也会丰厚,但也可能会出现毁灭性的失败,而投资者的胜算并不大。
企业理念
投资者还需要了解公司管理层的目标和宗旨。许多生物技术公司打算自行开发药物,然后将其出售给更大的制药公司,以换取预付款和未来的特许权使用费。其他公司则保留市场营销权,并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最终,这些公司似乎为股东创造了最大的价值,但这条路风险更大。
还要记住,这不一定是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生物科技公司可以选择与规模更大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广某种药物,也可以选择这样做来建立内部销售团队,而无需完全牺牲来自特许权使用费的现金流。
资本结构和融资选择
生物技术公司烧钱,这是不争的事实。临床试验也耗费巨资(通常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投资者应该努力寻找资金充足、能够满足短期临床需求的公司。
本质上,让其他投资者承担稀释股份总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并非总是可行的选择。公司通常会等到有好消息公布,并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股票后再进行融资。等待时间过长,会让投资者面临错过利好消息的风险,而利好消息正是生物科技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
综述
毫无疑问,生物科技投资风险极高,失败的案例远多于成功的案例。即便如此,只要有耐心、深入研究并注重细节,投资者完全有可能找到回报丰厚的投资机会,其回报远超偶尔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