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頻繁操作。有的投資者把股市當成了“提款機”,恨不得50萬馬上就變成100萬,其實不知操作越多、失誤越多。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表明,投資者的交易頻率與投資績效成反比。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美國10%的頂級基金經理的換手率只有18%,這意味着他們持股時間長達五六年,10%績效最差基金經理的換手率卻達到160%。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優秀的投資經理對所持的股票經過深思熟慮,信心不易動搖,而平庸的投資者往往對所持的股票缺乏研究,缺乏信心,頻繁操作造成了高換手率。
所以降低交易頻率是一個投資者成熟的表現。因爲交易頻率越高,短時間內要做出的決定越多,人就越容易沿襲以往的習慣,而交易頻率一旦降低,投資者就會有更充裕的時間思考然後做出理智的決定,這無疑會大大降低及減少失敗的概率。
二是盲目操作。“拼命三郎”在股市中大有人在,見上漲就追,見放量就買,見回調就跑,見震倉就割,總之不問青紅皁白,不管鮮花陷阱,反覆的追漲殺跌,陷入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股市操作需要講求操作智慧,一招一式乃文武之道,因此,盲目是博弈的天敵。如果用下棋來比喻就是“謀勢不謀子”,“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謀勢”者往往能夠居高臨下,駕馭全局,不爲蠅頭小利所動;“謀子”者往往眼光短淺,對贏虧斤斤計較,圖一時殺伐之痛快,缺乏戰略思考,忽略了大勢的變化,最終往往是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三是逆市操作。逆市操作往往是一個致命的壞習慣。《左傳·嘻公十四年》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是說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回到股市中,如果趨勢逆轉了,往往意味着安全邊際消失了,那麼逆市操作就是以小概率(上漲)博弈大概率(下跌)。據統計,大盤處於上漲趨勢時,十之八九的股票要麼上漲,要麼橫盤,賺錢容易虧錢難;反之,大盤處於下跌趨勢時,能逆市上揚的股票不會超過5%。根據歷史經驗,大都潛伏在股票裏的主力只要有基本智商,一般都不會逆市拉昇,因爲逆市拉昇會遭遇空頭的拋壓,陡然增加成本不說,還會樹大招風;而如果在大盤處於上漲趨勢時借力使力,無疑事半功倍,因爲“抬轎的人多,坐轎的人少”,主力不但容易拉昇股價,而且容易製造火爆的賺錢氣氛在高位出貨,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所以,逆市操作,往往賠多賺少。古話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意爲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倖存。你想大盤都崩潰了,個股有多少能夠抗得住呢?逆市操作的結果往往都是雞飛蛋打,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因此,交易習慣決定交易結果,正確的交易習慣產生正確的交易結果,錯誤的交易習慣產生錯誤的交易結果,用錯誤的習慣追求正確的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意,}是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當然,習慣的力量是極其巨大的。人的本性就像山間的河水,總是尋找阻力最小的路徑前進。尤其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人往往本能地遵循已養成的習慣,而不會也來不及考慮已成的習慣是否正確,結果就是,壞習慣不斷髮揮作用,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惡性循環。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這是由人的惰性決定的。但是若在股市中贏利,錯誤的習慣必須被改變,只有將錯誤的習慣變成正確的習慣,投資者才能得到想要的交易結果。
所以,股市講求的是“順勢是金,逆市是鐵”,更講求的是以柔克剛。猶如大自然有一種“小草現象”,即每年夏秋颱風過境以後,常常是滿目瘡痰,許多大樹會被強風吹倒,有時連一個人環抱那麼粗的樹幹也會被攔腰折斷,反倒是柔弱的小草沒事。原因是大樹堅固挺拔,遇到颱風只能硬碰硬,抵擋不住,就硬生生被吹倒。小草很柔軟,風吹它就低頭,風停它又起身,再強的風也無奈。
青澤在《十年一夢一一一個期貨操盤手的自白》裏說了自己的經驗:“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上10多年來在期貨市場中的所見所聞表明,因爲重倉交易而暴倉的投機者,數量上要遠遠少於因爲逆勢操作而破產的投機者。”原因是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重倉交易的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一次失誤,投機者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就會被掃地出門。所以,投資者作出重倉交易的決定來,往往會因爲怯懦而退縮,缺乏足夠的魄力和勇氣。即使重倉後也會非常警惕,見機不妙時逃得也比較快,因此,重倉交易而直接導致的慘劇,在投機市中並不常見。”
“逆勢交易的危害性,和重倉交易情況不大一樣。如果說重倉交易可能讓投機者碎死,那麼,逆勢交易,大多數時候是讓投機者慢慢地死。就像一隻青蛙,它不會跳進沸騰的開水鍋裏,因爲它知道這樣做太危險了,會使它喪命,所以會本能地避開。而它可能跳進小火煮着的溫水鍋裏,覺得沒有什麼危險,結果溫水的舒適反而使它喪命。”相對於重倉交易,投機者逆勢操作的行爲更具有普遍性,更具有隱形的毀滅性的後果。在資本市場的幾百年的歷史中,有多少的自以爲是者、風雲人物、股市高手因爲逆市操作,被殘酷的市場所消滅。股諺說得好:“識大方向賺大錢,識小方向賺小錢,不識方向賠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