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股收益反映上市公司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的大小。该指标越高,表明创造的利润越多,获利能力越强。摊薄每股收益是反映企业在财报期末每1股所产生的税后收益,也就是股东每1股所获得的利益;在财报期间里,如果股本和资产发生了变化,基本每股收益反映了变化前和变化后的每股平均收益情况。稀释每股收益用更加保守的计算方法,将潜在的利益分配考虑在内。尽量排除“水分”,谨慎地反映企业的每股收益情况。
2.通过对每股收益的历史走势分析,可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该指标如果大起大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波动性较大,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这种情况下,对于新兴产业,如果每股盈利总体趋势向上,可以说是前进中的曲折,该公司可以认为有较好的发展;如果总体趋势是向下,那么即使是新兴产业,该公司的未来也值得怀疑。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公司,其每股收益的表现应该相对平稳且趋势向上。
3.每股收益可以反映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虽然单次每股收益无法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在行业里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投资者就可以从中发现那些有较高每股收益和收益较稳定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就是该行业里的龙头公司。
4.每股收益是跨行业分析的通用指标,不同行业之间也可以对比公司的盈利能力。每股收益考虑的是企业的最终净利润和股本数之间的关系,至于企业是哪行哪业并不重要,该指标只关注最终结果,就是企业为股东每1股投资创造了多少收益。
5.由于投资者较容易注意到每股收益这个数据,各种媒体也容易拿每股收益说事,因此该项指标对股价的影响较大。在公司财报发布前,对每股收益的预测影响着很多投资人的情绪,因此造成股价波动。投资人需要关注该项指标的变动情况,并结合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股利、营业利润率等指标,一起分析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这样就可以较正确地判断股票的投资价低。
6.对每股收益三种不同方式的比较,可以评估企业管理层对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责任心,也可以让投资者分辨出某些上市公司利用虚假的每股收益指标的欺骗行为。
对于这一点,投资者需要了解每股收益气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意义,从而避免受到每股收益数字的欺骗,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在A股市场,经常有公司进行增发和回购,这本是股市融资的正常情况,但是有的公司却利用增发与回购来牟取额外收益,这种行为是对投资者的欺骗。下面以一个发生在A股市场中的实际案例来说明。
某公司曾经以3.50元/股的价格回购2000万股普通股,其目的就是促使可转债尽快转股。该公司的可转债转股价为3.32元,只要连续5天股价低于转股价的95%,即可向下修正转股价,且修正次数不受限制,唯一的底线是转股价不低于净资产。几经修正下来转股价居然只有3.32元,可转股7143万股,足足多出了4170万股。另外,该公司之前还以4.29元/股的价格增发了9883万股,募集资金4亿元。该公司以4.29元/股增发,又以3.50元/股回购。其中每股获利22.5%。从该公司的增发和回购以及可转债的转股事件和时间上看,该公司计算得非常精确,布局也花了不少心思,其结果是给普通投资者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稀释每股收益与账面公布的市盈率对比。该公司回购减资2000万股后,可使每股收益从0.18元提高到0.20元,这样企业的表面业绩很轻松地提高了11%,制造出“盈利提升”的假象。
一般投资者如果不注意这些过程,不明白所谓每股收益提高的原因,就会被误导,再加上媒体、股评炒作,很容易坠入陷阱。
该公司如果转股成功,股本将增加6000多万股,每股收益减至0.14元,稀释了原来的每股收益,这样又会造成股价大幅下跌50%以上,投资者最后蒙受巨大损失。
上市公司管理层自己采取这种“高抛低吸”、“偷梁换柱”的手法圈钱的并不止一家,可以说屡见不鲜。也屡试不爽。当然,A股中也不乏通过股市融资拓宽业务,为未来打开发展空间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还是值得投资的。如何鉴别这些公司融资的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每股收益三种表达形式的真实意义,在遇到这些复杂的资本运作情况时认真分析。
投资者不要只看每股收益表面的数字,还要看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公司有没有在期间增发新股,是否存在潜在的可转换普通股的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潜在普通股。
如果存在,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利用以上三种计算方式计算出来,进行对比,尽量计算出较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指标。
再结合公司的一系列行为、发展方向及项汁晴况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在投资时就会心里有底,不至于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