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操控價格
可能你還沒有清醒地意識到,即使你買進或賣出的只是100股,也會有人注意到,並且會在價格上引起一點微小的波動。朱諾就曾經說過,HELT賣出去的每一股他都知道在誰的手中,回購進來的每一股他也知道是誰出售的。你能說出你在市場上的對家是誰嗎?絕大多數的人說不清楚。這讓我想起我以前認識的一個人,有一段時間沉迷在打牌上,開始贏了點小錢,後來總是輸錢,被債主堵在家裏討債,他母親哭哭啼啼地替他還錢。多年後一起打過牌的人說出了實情,實際上他是中了圈套了,其他三家對付他一家。對於交易比較活躍的證券,你的對家也許恰好是另外一個散戶,一買一賣,是屬於撮合成交的。但大多數的情況下,尤其是對於交易比較清淡的證券,散戶股民買賣的對家是做市商,平常時候的價格基本上是由做市商操控的。
做市商操控價格的情況在平時交易比較清淡的期貨市場上很常見,如果有散戶進來買漲,價格立刻走低,而且在此後相當長段時間裏也不會超過散戶的買價;如果散戶還有點實力,不斷地逢低買進,價格會連續走低,有時候甚至是快速下跌。但跌到有點過分的時候,價格會反彈一下,畢竟做市商也怕會有更有實力的基金買家進場撿個便宜。但反彈的幅度非常有限,散戶最低的一兩個買進價可能有點浮動利潤,但其餘大部分的倉位都是浮虧。此後價格會維持在這個價位水平上,在很小的範圍內浮動,有時會浮動到剛好是散戶的買進價以下。這些動作的目的是不讓散戶立刻有利潤可賺,用浮虧長時間折磨他,誘使他以無利平倉或者小虧出場。假如散戶預先設定了止損位,而且使用了很高的融資槓桿,做市商會利用價格大幅度浮動的時機去觸發止損位,讓高融資槓桿的賬戶爆倉。當然這個操控的過程是動態的,如果有第二個、第三個、第N個對手進場,做市商的電腦程序會綜合考慮所有對手的倉位,做出相應的價格反應。電子信息時代嘛,做市商也得與時俱進,不能總停留在朱諾那個年代的低級水平上。
華爾街的各大投資銀行大手筆地投資在電腦程序交易系統的研發上,並從中賺取了鉅額的交易利潤。就以在華爾街投資銀行中利潤最高的高盛爲例,在2009年第二季度裏,有46個交易日的利潤超過1億美元,三個月裏只有兩天賠錢。在2009年第三季度裏,在65個交易日中只有一天賠錢,有36個交易日每天賺一億美元以上。在2009年第四季度裏,只有一個交易日賠掉25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有七個交易日賠掉2500萬美元以內,可是有15個交易日每天賺1億美元以上。在整個2009年的263個交易日中,高盛在其中131個交易日裏每天賺1億美元以上,佔據了總交易日數的一半,但沒有一天虧損超過1億美元。
當然散戶也不是完全沒有賺錢的機會,一種辦法是使用很低的融資槓桿建立順應市場大趨勢的倉位,並且把止損點設立的比較遠,在觸發止損點之前不在乎浮虧的多少,硬扛下去。做市商也有驚慌失措的時候,那就是當影響市場價格的重大事件發生時,比如說利率的變化、大公司破產、發生戰爭等,在那些時候波動率驟然升高,做市商沒工夫再逗弄散戶們玩兒,做市商的交易員只能用手動操作代替電腦程序來與對沖基金鬥狠。這時候是散戶們最容易賺錢的時候,但是這種策略需要有足夠的信心、耐心和財力,並且一定要站在順應市場變化的那個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