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倍數是多少?
實現倍數是私募股權衡量指標,顯示已向投資者支付了多少。實現倍數衡量從投資中獲得的回報。私募股權基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持有的資產來自各種非流動性來源,包括槓桿收購(LBO)、初創企業等。實現倍數是通過將基金、公司或項目的累計分配除以實繳資本得出的。
實現倍數也稱爲分配至實收資本(DPI)。
摘要
- 私募股權投資使用實現倍數來衡量實際返還給投資者的資金。
- 實現倍數實際上是私募股權基金的實現回報,也可稱爲分配實收資本。
- 這個倍數是名義回報率,這意味着它不考慮通貨膨脹或貨幣的時間價值。
實現倍數的公式是
實現多重工作原理
實現倍數在風險投資家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者中很受歡迎。這是因爲它關注的是實際支付給投資者的金額。如果私募股權基金年復一年地向投資者支付資金,那麼隨着賬面上的分配越來越多,其實現倍數就會上升。這使得私募股權投資者能夠輕鬆發現成功將資金返還給投資者的基金。
整體的多重實現
實現倍數並不能完全反映私募股權基金的業績。它與其他指標相結合,例如投資倍數、實收資本(PIC)、總價值與實收倍數 (TVPI) 和剩餘價值與實收倍數 (RVPI)。當然,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內部收益率也是一個關鍵指標。投資者本質上是在尋找那些能產生大量回報(投資倍數)的基金,並且不吝於定期將部分回報返還給投資者。
與大多數私募股權指標一樣,實現倍數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這將實現倍數與其他估值方法(如內部收益率或淨現值)區分開來。私募股權基金難以評估,因爲它們持有的投資類型不同。沒有一個可以每天確定估值的深度市場,因此投資者在確定殘值時必須進行猜測和信心飛躍。實現倍數消除了一些不確定性,並將焦點集中在投資者從該基金中看到的實際回報,以及未來的合理預期。需要注意的是,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過去事件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影響未來事件。所需要的只是融資轉變,而槓桿收購或高槓杆的初創公司在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實現未來退出策略之前還有更艱鉅的任務要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