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是 1985 年 G-5 国家(法国、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间达成的一项协议,旨在通过让美元相对于日元和德国马克贬值来操纵汇率。
广场协议又称广场协议,其目的是纠正美德、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但只是纠正了与前者的贸易平衡。
重点摘要
- 广场协议是 1985 年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 G-5 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
- 广场协议的目标是削弱美元,以减少美国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
-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和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
- 广场协议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它为日本“失去的十年”增长缓慢和通货紧缩铺平了道路。
了解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于 1985 年 9 月 22 日在纽约市签署,并以其签署的酒店命名——广场酒店。
广场协议旨在压低美元,美国、日本和德国同意实施某些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一使命。美国承诺减少其联邦赤字。日本和德国将通过减税等政策提振内需。各方同意在必要时直接干预货币市场,以纠正经常账户失衡。
在广场协议之前——从 1980 年初到 1985 年 3 月达到顶峰——美元升值了 47.9% 以上。强势美元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压力,因为它使进口商品相对便宜。这导致 Caterpillar 和 IBM 等许多大公司游说国会介入 - 因此,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和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美元在随后的两年内贬值了 25.8%。
在广场协议之后,美元急剧下跌(尽管美元最初的下跌实际上是在协议实施前几个月开始的)。该协议减少但没有消除美日贸易逆差,尽管它确实显着减少了美国对德国的逆差。并非所有政策目标都实现了,但削弱美元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总体目标奏效了。
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百分比在 1985 年至 1987 年间趋于稳定,然后在 1991 年上升到实际实现小幅顺差。
取代广场协议
到 1987 年,广场协议基本达到预期效果,美国政府不希望美元进一步贬值。 1987 年签署了第二项协议《卢浮宫协议》,以阻止美元继续贬值并稳定汇率。
卢浮宫协议的实施部分扭转了广场协议下的政策。美国和日本遵守了他们的货币承诺,五个国家同意在他们的货币超出设定范围时介入。
日本与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巩固了日本作为国际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地位。然而,该协议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它使日本增加了与东亚的贸易和投资,从而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
然而,日元升值也可能导致日本经济面临衰退压力。日元走强对日本出口型行业造成了重大的短期冲击。为了抵消这种冲击的影响,日本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提振国内经济。
这种大规模的宏观经济刺激措施与其他政策相结合,在 1980 年代后期的日本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上造成了同样巨大的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当这个泡沫破裂时,日本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增长和通货紧缩,持续到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因此,广场协议有助于在日本宣传“失落的十年”。